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首页头部 > 正文
  • 朋友圈
  • 微 信
  • 微 博
  • 收 藏
中节能太阳能的“双核”策略
发表于:2013-11-12 17:12:47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作者:曹宇
 几年前《光能》报道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简称“中节能”)宣布布局光伏产业,成立以光伏发电和制造为主业的全资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节能太阳能”),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当时很多民企纷纷致电编辑部,探听中节能太阳能的情况。但在后续全民光伏的疯狂中,这家低调沉稳的央企子公司并没有展现太多“气吞万里如虎”的架势,仍然不温不火。直到现在多数光伏企业在谷底苦苦挣扎,蓦然发现中节能太阳能已经站到了顶峰,一览众山小。

截止2012年底,中节能太阳能运营和在建的电站装机总量达到640MW,整个公司业务利润总额超过3亿元,是国内经济效益最好的光伏企业之一。

在涉足光伏企业的央企中,中节能太阳能是个异数。不同于其它央企把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做为储备或新兴产业,它是唯一一个将新能源做为主业的央企。“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在光伏行业的定位是在央企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和品牌最优。”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总工程师姜利凯对此信心满满。

“我们中节能进入太阳能行业并不早。”姜利凯并没有刻意强调行业资历。2009年,中国商业化电站投资在敦煌项目开始,中节能进入太阳能行业。“为什么进入产业,我们集团是这么说的:我们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而节能环保产业未来重要方向是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除了传统能源以外,风能、生物质能,尤其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做为未来的重要产业。我们进入这个产业是把太阳能做为战略型产业。”

总部给中节能太阳能的定位非常明确:勇争第一,永争第一。

最初,中节能太阳能目标是做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但如何做到品牌最优?必须靠质量说话。“当时国内和国外的光伏电站质量存在不小差距,我们谈技术,那么技术的载体是什么?以组件为首的核心零部件。”姜利凯说正是这个问题让中节能太阳能决定往制造业延伸。

2010年8月,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简称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成立,定位非常明确。“既然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就要成为行业主流制造商,不求规模最大,要求效益最好,品牌最佳。”姜利凯说,“我们的进程非常顺利,目前行业处在弱周期,我们希望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中节能的品牌效应能够脱颖而出。”
QQ截图20131008171232
图: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总经理姜利凯

轻装上阵

2013年8月26日,对于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来说是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公司建厂3周年。这三年中,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从无到有,一期100MW于2011年9月顺利投产,当年产销100MW,2012年实现产销300MW,今年达到600MW。实际上,据笔者了解,这个数字仍然过于保守,到8月底,本年度的产销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笔者随即向姜利凯进行了求证。“是的,今年实际产销将在800MW左右,明年我们的目标是超过1GW。”

“三年前的采访中,您跟我描述的宏伟蓝图基本都实现了。但随着行业不断变化,这几年有哪些情况出乎您的预期?”笔者问道。

“这几年行业处在谷底,很多光伏企业破产、倒闭。但我们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从投产到现在,除了春节放假,一直是满产的。要说出乎预料,反倒是材料和设备成本下降让我们在投资初期没有预料到。我们是轻装上阵,没有老的产线拖累,在这方面反而是受益的一方。”

姜利凯说的设备成本下降主要是指镇江二期项目逆市开工时,正是光伏设备市场跌到谷底之时,相比2008年空运设备的不计成本,现在大多数设备厂商利润空间狭窄,诸如Centrotherm等光伏设备的企业更是苦不堪言。而材料方面除了利润下滑之外,光伏材料本土化进程也给传统供应商们带来了账期过长甚至死账、坏账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资金充足、背景深厚且步伐稳健的央企自然成为供应商们的首选,并在价格、服务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合作条件。国内现在项目中的“抱央企大腿”情况绝非偶然。

“采购成本在生产中能占到约70%,如何拿到更好的价格,与供应商有更好的合作是控制生产成本的重要一环。”姜利凯说,“目前组件厂里面,我们的安全性是国际领先的。第一,我们有资金实力;第二是我们的融资能力。现阶段大家合作都是利润空间不大,甚至有些企业亏损运行,供应商更关注本金安全,所以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在当前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双方能够以最大诚意合作。同样我们也是希望能够与我们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应了中国节能“聚合点滴,创生无限”的核心理念,姜利凯也笃信精诚合作才能共赢。 

在笔者参观二期项目一些收尾工作时,看到不少外籍员工在现场忙碌。“这些都是设备厂家派过来的,从项目开工到现在每天都几十号人在现场跟我们的技术人员对接,充分体现出设备厂家对我们项目的重视和我们对设备厂家关键技术的了解程度。实际上我们的产能还在扩张,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更加重视,与我们的合作还会更加深入。”姜利凯说。

据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内部计算,同样的产线二期的投资比一期低了近50%,换算成产能可以提高一半甚至更高。
QQ截图20131008171408

技术与成本: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双核策略

二期400MW电池与组件项目远不止是初始投资省钱而已。技术、成本,作为制造企业来说最为核心的两点竞争力,都通过二期工厂得以体现。

“你参观我们二期工厂会觉得震撼。”姜利凯微笑着对笔者说,做为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总设计师,姜利凯在这个项目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实际上在参观二期生产车间后,那种高度自动化带来的奇异美感让笔者很难去找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国内的光伏电池和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大约始于2008年,由尚德、天合、英利、LDK等先驱开始,到中节能太阳能臻于大成。在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科技之美”并非一句空话,而是能给企业、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的整体策略很明确,肯定要走品质化发展路线。产线配置、工业布局都是围绕这一点。研发、生产都采取倒逼机制,根据市场形势确定研发和生产目标。”姜利凯说。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科技团队由姜利凯亲手组建,大部分人参与了全程的工厂设计与建设工作,员工自身对产业链全道工序的了解也让他们大局观良好,在研发时能够更多的从全局出发。技术、研发和设备三个团队紧密结合,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截至目前,整个技术团队实施科技创新432项,合理化建议260项,为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节约成本,提升效益5000多万元,

一期项目的成功不只意味着中节能迈出了辉煌的第一步,也给二期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二期项目开工前,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科研团队与材料、设备商以一期生产线为平台,在丝网印刷、封装、制绒、PECVD、电镀等方面联合攻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产线优化配置,挖掘实用的、量产化的实用技术。

“我们从来不是单纯的买设备。”姜利凯说起技术来颇为自豪:“我们的研发平台也是非常开放的,目前全球代表最新技术的设备和材料厂商大多与我们的技术团队沟通紧密,形成了有效、紧密的信息网络,确保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同时中节能太阳能也同样与业内同行展开“切磋”:“仅为了解决组件PID问题的会议我们就组织同行讨论了不下三次。”姜利凯说, “虽然我们对于高效电池做了很多研究,但目前生产仍然以实用化工艺为主。我们的产线技术平台,尤其是二期的非常高,因为我们的产线和工艺都是最新的,无论是产能还是效率都有所提升。” 领先市场的软实力让中节能太阳能能够把新技术、新材料从想法变成现实。

厚积薄发。二期项目投产,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技术团队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无任何特殊工艺的情况下,多晶硅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达到17.6%-17.8%,第四季度将达到18%。

同时二期车间的布局也更加优化。同样面积的一期厂房铺设了4条生产线,而通过合理配置,二期每个厂房铺设了8条,即使不计节省土地花费,仅每月动力成本就可节省50多万。同时更少的人工除了降低成本外,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人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最低的运营成本,最高的自动化程度。”姜利凯说,“目前二期组件车间我们采用的是莱斯的自动化生产线,新的4栅线、5栅线以及胶带与硅胶并线等工艺技术都密集在一条条自动运行的生产线上。

莱斯为二期项目量身打造了最高效的生产方案:单条线组件出货速度达到了30秒/块,这也是莱斯众多自动化生产线里第一家。其中姜利凯带领技术团队与莱斯的团队共同设计,很多技术瓶颈才得以突破。而前后端配套也必须跟上,串焊机作为以前的最大瓶颈,在不增加造价的情况下从1200片/小时提高到了1800片/小时。这同样是在中节能太阳能的平台上才得以第一次实现。

“我们自己做过测算,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单班产能在整个行业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姜利凯说。他最近除了接待各大电力企业和外国客户为主的到访客户之外,还在忙于将二期的电池产线每日20万片的电池产量提高到24万片,同时高度密栅、二次镀膜、二次印刷、背钝化和中节能太阳能自己的氧化工艺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以高效率、高质量带来订单,通过高产能、高密集技术和更合理的优化设计降低成本,这些核心竞争力,让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即使是在2012年行业最艰难的日子里仍然保持满产状态。
QQ截图20131008171515

本地化的“用兵之道”

今年春节过后,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千余员工几乎全部准时返回岗位,年后流失率仅有数名,这得益于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本地化策略。

跟别的企业创立初期四处挖人不同,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的生产团队都是由本地招聘,自己培训,上岗。培养了一批忠诚的“子弟兵”。“我们在镇江是光伏龙头企业。”姜利凯说,“员工大多是本地人,所以虽然前期辛苦点,但这样的队伍稳定性是最好的。”

不做温水青蛙

软刀子最能杀人,温水青蛙最是凶险。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完全有做“温水青蛙”的底气。背靠集团这个大树好乘凉,是私企羡慕不已的好处。但BP佳阳等企业的失败让中节能人清醒的认识到必须要将自己放到市场上锻炼。

“我们之前说的品牌最优,就是要在行业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姜利凯说,“一方面打造最大最好最具权威的太阳能电站投资运营品牌,另外是打造诚信、务实和高质量的制造品牌。所以我们有意识的将制造厂放到市场上来锻炼。”他又补充说道:“国企并不代表着市场程度就弱,我们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公司。”

双玻组件:瞄准BIPV与生态农业

近日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有了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他们新的双玻组件不仅实现了量产,成品率更是达到了98%,业内最高。

“我们的双玻组件目前已经有100MW的年产能,产销已经突破了50MW,另外我们的产线在很规范和稳定的自动化程度运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量产双玻组件生产线,规模效应和最高的成品率让我们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投放市场。”

双玻组件已经出现了好几年,并不是新鲜玩意。“但很多企业没能实现量产,我们50MW产品投放市场,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客户都对双玻组件表示了很高的兴趣。”

实际上,目前即使以中节能太阳能的生产成本为标杆,双玻组件价格仍然高于常规组件。“我们主要是往BIPV和生态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将是未来的重要市场。而BIPV市场我们主要面对的是要求比较高的细分市场。”姜利凯仍不满足现在取得的成绩,“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在逐步量化投放市场后,将成本降低至能与常规组件持平,这样地面电站也能够接受双玻组件。”大家都对分布式发电很感兴趣,以后新兴的别墅、光伏屋顶都没有问题,有专业的公司,量身设计屋顶电站。

对分布式感兴趣的央企

姜利凯同样对目前的分布式发电很感兴趣,他说:“分布式是未来太阳能的很大的空间,因为分布性是太阳能最大的优势,有阳光的地方就能发电。可以做到家家户户,这也是相对风能的优势。既可以户用,又可以离网,可以有建筑的、大型地面电站,样式非常灵活。”

笔者问道:“您也提到分布式,央企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分布式表现出太多兴趣,让民企去做就可以了,但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是如何看的?”

“德国光伏发展历程是有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实际上德国的电站分布式是占得比较多的,尤其是户用系统能占到近70%,我们需要很长的市场才能达到德国的水平,但这也同样说明未来潜力有多大。分布式需要政策配套,做为央企来说肯定关注规模以上的市场,很多分布式的业主适合建筑的业主来做,这部分市场应该是由EPC来推动。”姜利凯说,“实际上我们内部已经成立了系统集成的部门,我们瞄准的就是离网和户用市场,我们给用户提供系统集成的能力。不仅仅面向国内,也面向国外市场。”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世强
三菱
保威
新风光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