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year sharing meeting
2023-02-17 15:06:42
索比光伏网总编曹宇谈到,2022年光伏在电力体系中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体系,意味着光伏的担子越来越重,光储行业会迎来进一步的发展,真正成为刚需。
2023-02-17 16:03:57
李俊峰谈到,能源转型本质是技术突破,人类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所有国家都以能源独立为目标。未来可能不是生产多少能源,而是需要多少能源;除了企业自身创新,还需要需要产业链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共同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新问题。光伏过去是降低成本,现在创新的目的是解决安全问题。我们要物有所值,有投资价值,这个行业才能稳健发展,并且发展过程中间和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协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的能源转型。
2023-02-17 17:02:30
张书豪谈到,光伏、风电都是间歇性能源,随着光伏、风电的快速发展,对电网的运输、安全成本影响很大。从时间、空间角度,发电与用电并不一致,西藏、青海光照资源非常好,但消纳能力不足。没有大量的储能,新能源有效利用是一句空话,容易出现较高的弃风弃光率。显然,新能源发展的路还很漫长,任务还非常艰巨。 希望大家在领跑新的事业中,协作内外,携手创新。目前光伏产能很高,出口比例较大,但是相关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出口量越大利润反而降低,建议中国企业团结协作,把出口赚到的钱发展中国的事业。
2023-02-17 16:55:52
朱共山谈到,近年来电池效率越来越高,目前晶硅电池最高效率超过25%,1GW组件只需要多晶硅2300吨左右,比过去(3000-4000吨)大幅下降,主要是产品效率提升带来的效果。2009年组件发电效率只有14%,有些只有13.5%,现在已经到了23%了。因此,市场应用增长和硅材料扩产并不同步。
2023-02-17 09:29:30
李振国谈到,展望2023,光伏行业将迎来白热化竞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技术仍旧是关键,目前乃至未来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仍是是聚焦电池效率提升主赛道,加强电池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成为确定性事件。
2023-02-17 10:46:25
刘杰谈到,我们要深耕产业,就需要把握住产业的方向和趋势。赛道的判断是第一位,例如源网荷储,我们从2020年开始,在跟产业领袖的交流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这是未来新能源的方向。对于赛道的判断有了精准的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发掘产业过程当中的好苗子,快速成长需要助力的中小企业。
2023-02-17 10:59:02
陆川谈到,2022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占比大幅提升,工商业分布式快速崛起,户用光伏增速也比较高,导致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光伏各占1/3左右,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正泰叠加了行业垂直一体化降本,同时国外贸易壁垒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N型产品大规模的导入,使得光伏看到了成本进一步下降,再叠加储能的应用,使得光伏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2023-02-17 10:51:06
王鹏程谈到,光伏与储能都是一个赛道特别大、增速特别快、影响力也特别大的赛道,通过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光伏产业及储能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光伏与储能是相辅相成,相伴响相生。“光伏+储能”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社会意义,是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的关键一环,光储跟风储两个比较成熟的赛道有机会改变世界真正的能源结构。
2023-02-17 11:07:58
黄卫红谈到,TOPCon电池基本由PERC电池的基础架构升级而来,除衬底由P型变为N型外,主要差别在于硼扩与钝化层的制备。整体看,TOPCon转换效率相较于PERC更高,且能够与PERC产线进行兼容,因此拥有PERC产线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TOPCon技术路线进行升级。
2023-02-17 11:19:42
黄浩谈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参与到全球的竞争,搭建本地的团队,如何打造自身的差异性就成了光伏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光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不能应对激烈的全球竞争,集中体现在三大能力:第一,本土化、差异化的战略能力;第二,价值链的核心能力的建设;第三,组织架构和人才能力。
2023-02-17 11:36:49
曹宇谈到,新型电力系统开启“三步走”进度条,强调电力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七大预测:全球新增装机350-400GW,其中国内100-120GW;地面电站重新占据国内50%以上新增装机;分布式市场重心南迁,全额上网可能受限;硅料先涨后跌,预测还会在100元以上,但价格一定会降;组件市场再洗牌,年度低价或跌破1.3元/W;N型市场占比超过20%,年底或与P型同价;下游难有暴利,储能迎来利好。
2023-02-17 11:27:30
谢小平谈到,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为光伏、储能项目设计方案制定、设备选型提供技术支持;为新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公开征集光伏、储能的检测产品和方案,为行业提供开放的检测服务;开展光伏、储能产品的检测认证,打造市场认可的光伏、储能产品标准。
2023-02-17 16:17:34
卢淼谈到,利元亨一直有一个逻辑叫“技术立业 苦练内功”,有了技术,更需要通过内功的管理、组织的夯实,才能够实现完美的交付。我们经常跟自己讲,我们希望通过自己持续创新能力,持续降本能力、全球化配套服务能力、大规模交付能力、更高效协作能力以及开放分享相向赋能的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
2023-02-17 16:27:23
兰天石谈到,协鑫科技目前以颗粒硅为核心,同时分别在徐州、宁夏分别建立了两个5GW的标准工厂,建设N型和P型的拉晶,为客户提供颗粒硅的拉晶解决方案,单采电化学性能已经和一流的棒状硅持平,希望未来在电化学性能方面能够有更优异的表现。 未来的发展,我们更希望用绿色低碳的能源制造出更加低碳的硅基材料,同时我们在品质管控、能耗降低方面,为整个行业提供更多的工业4.0的标准。在2万吨模块生产以后,我们有信心在全球任何一个基地实现快速的迭代、规模化的生产,同时用更少的人工、更加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提供颗粒硅的生产。
2023-02-17 16:39:47
瞿晓铧谈到,2024年硅料将提前进入T时代。超前发展的硅料产能,为理顺光伏产业链提供了宝贵腾挪空间,也为光伏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这是正道也是王道。 光伏因可持续而生,需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完备且有成本竞争力的产业链,使光伏巨轮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产业波动,保证供应安全,全产业链一起做大做强,是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王道。 光伏是基础设施。低成本、低收益但可预期并长期稳定是所有基础设施行业的特点。作为从业27年的老光伏,我羡慕硅料企业去年高达80%的毛利率,但自己从不这样奢望。阿特斯知道,只有细水,才能长流!这才是长久之道,百年之道!
2023-02-17 16:44:47
徐晓华谈到,华晟新能源积极响应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汇聚太阳能行业异质结领域技术人才,组成以行业权威专家领衔的豪华阵容研发团队,探索提升光伏电池效率的有效解决方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量产技术。
Innovation sharing meeting
2023-02-15 09:32:51
沈辉在致辞中提到,说到创新,大家知道“科学发现,技术创新”这八个字,把科学和技术混在一起,科学不是能创造的,是找到的,早就在自然界中间,技术上可以创新,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在光伏太阳能科技,太阳电子效率1961年提出的29.4单节的硅,到今天没有人打破这个理论,物质可以创造,但是精神很难创造。在光伏创新方面,我们中国人要大显身手在源头上要进行创新。
2023-02-15 10:15:17
王士涛在致辞中提到,通过大家一年辛勤的耕耘,收获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和成长,不论在我们的光伏组件侧的后POC时代、技术领域、光伏储能等等,都看到了光伏创新人的身影。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光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产业领先特别是技术创新,我们在原创技术上的推动,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技术的分享,大家共同的创造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2023-02-15 10:20:43
沈文忠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光伏产业往往是突破想象力,不管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远远落后于规划的发展,但是光伏行业是不错的赛道。“我总结的关键词是2022年光伏行业风景独好,比风电好得多,行业的关键词是什么?硅料的暴利,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第二个是N型转型,辅材原料,比如说高层的石英等等,还有钙钛矿、跨界追光,有人统计,去年有近70家的光伏A股上市公司,说明光伏行业多么红火。”
2023-02-15 10:36:04
宋登元在分享中提到,技术迭代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电池效率要比前一代的高1.5-2个点;二是产业生态的成熟,不是只有一家能够做出来,整个产业跟不上,这样成本降不下来;三是寿命,寿命应该和上一代持平,比如说晶硅能是25年、30年;最后就是LCOE,材料、设备、工艺都要好。
2023-02-15 11:01:28
吴雪林谈到,2021年光伏新增的装机容量超过50%,已经变成新增风电装机的主流。降本方面,P型不会再提了,一定会提N型,TOPCon和异质结。对于TOPCon来说是PERC的升级,跟我们产能的接续再提高,延续现有产能的寿命;对于异质结来讲,更多是跟未来叠加的,特别是钙钛矿,因为低温工艺可以兼容使用我们的金属,在降本空间方面更多一些。
2023-02-15 12:08:07
吴小平谈到,柔性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来讲,在同等的倾角、方位角,所有的边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意外捕捉到了“增发”,并且在10个电站里面都捕捉到了。 “增发”背后是柔性支架拥有几方面的支撑:一是更好的散热和更加均匀的温度场,不同组件的温度也会更加均匀;二是组串一致性。大部分的固定支架都是基于两排或者三排安装,电器上面不注意就导致一天不同的时间,尤其是遮挡的时候,工作情况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带来的电流适配带来了发电量损失,柔性支架完全是单P架构,跟一部分的跟踪支架是一样的,组串高维的一致性,带来了一定的效应;三是以大家能够接受的成本实现组件更加一致的安装高度,对于双面组件来讲,柔性的安装高度是最佳的高度。
2023-02-15 13:31:54
赵为提到,阳光慧碳的逻辑,是希望从六个步骤来实现真正的碳中和: 第一步就是碳的评估测量,首先知道目前一个企业,一个园区,甚至一个城市碳所处的状态,需要做一下盘查; 第二步是双碳规划,基于目前的状态做出规划; 第三步就是智能减碳,怎么减碳大家有一些方案,最简单的就是装光伏; 第四步就是能碳运营,如何它发挥最大的效益怎么结合很多的需求,包括电力方面的调整,电力交易的自由化,电力交易带来的绿色金融方面的价值,能碳运营也是基于SaaS平台做的工作; 第五步就是碳排抵消,如果碳比较多,经过前面的步骤,包括投入还不足以变成零碳,可以用其他的方案,比如说绿证消纳。
2023-02-15 13:39:19
高荣刚认为,光伏幕墙是行业变革的方向,可以替代比较昂贵的通风幕墙,在一些朝向比较好、面积大的办公楼、酒店、公域、大厦等建筑商,带来更优的性价比和长期的经济收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幕墙生产国和使用大国,目前幕墙年产能超过1亿平方米,为光伏幕墙的装设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023-02-15 13:59:37
丁楷宁认为,创新并不是说说就可以创新,这牵扯到非常广的教育改革和科研机构的思路的改革。丁楷宁谈到,中立的研究中心,实力非常强大的研究中心在中国必须要有一席之地,这是创新的基础。因为它更好的连接科研和工业,需要累计研发的经验,而且还要协助比较多的创新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2023-02-15 15:45:10
麦耀华谈到,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已经开始,但不是说钙钛矿电池没有问题。首先,稳定性问题,我们发现钙钛矿电池在水的作用和高温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分解,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会离开原来的位置,也容易和金属电子产生反应,产生不可逆的过程;第二,大面积制备问题,钙钛矿电池的制备目前利用最多的是涂布法,钛矿要涂布出来的是半导体薄膜,这必须考虑结晶动力学,是后续要研究的领域。
2023-02-15 15:49:00
路忠林谈到,关于N型TOPCon的未来,很多专家和投资者看到了新的机会,是技术迭代、产品升级的机会,是N型取代P型成为大势所趋。 光伏每五年一个周期,新的一个周期又开始爆发了。未来的主流产品是什么呢?有几个选项,N-TOPCon、P-IBC、N-IBC、N-HJT,无论是N型电池还是P型电池,都可以做到量产的效率,但特点有差别。
2023-02-15 16:04:34
张彦虎认为,关于分布式能源数字化评估技术,业内普遍存在周转慢、效率低、不统一、功能不全等问题。 阳光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数字化评估技术,适应多场景组合,灵活配置,一键评估所需数据。具体来讲,涉及几个技术:一是负荷数据还原技术;二是多场景模拟技术;三是数字化+多变量储能容量寻优技术。
2023-02-16 15:01:56
李新军谈到,美国SLAC和NREL团队2022年发表在PHOTOVOLTAICS上论文中,对各种电池片在UV照射下的功率做了研究,结果显示:HJT电池片暴露在紫外下,比其他种类的电池功率衰减更大。主要原因在于,HJT电池使用非晶或微晶硅,表面因Si-H基团更容易遭受紫外辐照而被破坏,产生缺陷,导致组件功率刷衰减。
2023-02-16 15:25:32
吴维武谈到,关于水面光伏技术,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 一是材料方面,要求高耐候性,拓展应用工况,提升材料使用寿命,增加收益周期;轻量化设计,拓展应用工况,提升材料使用寿命,增加收益周期;PCR材料的应用既保障基本性能,又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二是结构设计方面,形成了高收益、高体验、运维的便捷性、可靠性的结构设计。比如说,整个产品和系统开发按照IPD流程推动进行,采用结构拓扑优化科学的设计方法,引入跨行业技术,实现低成本创新。 三是系统集成方面,既要支撑组件,还要支撑线缆、组串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
2023-02-16 15:55:40
徐晓壮谈到,目前,大尺寸+PERC仍具有较高性价比,延迟了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切换n型基底的进程。整体看,组件整体在往大尺寸、高功率、高效率,以及更高封装密度方向发展,电池片间距逐步减小甚至达到负数,从而降低电站度电成本。
2023-02-16 16:05:36
赵俊谈到,水面电站、山地电站、BIPV/屋顶电站,检测难度较大,效率极低。建议采用无人机自动巡航,能对EL、红外、外观进行全面体检,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对于AI计算的结果,可一键生成报告,明确具体的缺陷位置并导航,使运维检修效率大幅提升。当前,欧普泰已经针对技术难点进行突破,开发出自己的无人机EL相机和电站云平台。
2023-02-17 09:29:30
李振国谈到,展望2023,光伏行业将迎来白热化竞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技术仍旧是关键,目前乃至未来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仍是是聚焦电池效率提升主赛道,加强电池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成为确定性事件。
2023-02-17 10:46:25
刘杰谈到,我们要深耕产业,就需要把握住产业的方向和趋势。赛道的判断是第一位,例如源网荷储,我们从2020年开始,在跟产业领袖的交流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这是未来新能源的方向。对于赛道的判断有了精准的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发掘产业过程当中的好苗子,快速成长需要助力的中小企业。
List of winners
光能杯开始于2012年,是光伏行业最受瞩目的行业评选活动;
10余年来,我们肩负行业责任,敬畏并忠实记录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程;
细数光伏行业最高成就,见证标杆的力量;
光能杯,始终与行业同在!
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逆变器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储解决方案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支架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辅材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零部件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运维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渠道经销商/安装商
最具影响力太阳能电池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智造"企业
最具影响力分布式光伏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EPC企业
最具影响力认证/检测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电建筑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投资企业
最具影响力光伏原材料企业
最具影响力能源资产管理企业
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扬州晶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乐能光伏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光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赛拉弗能源集团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晶优光伏集团
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艾伏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市英威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东芝三菱电机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美克生能源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菲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阴鑫源顺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晨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康贝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晶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天津市文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亿腾新能源有限公司
杭州华鼎新能源有限公司
迈贝特(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浙江同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博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杜邦 DuPont
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川禾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贺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惠汕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
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众之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
无锡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莱姆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协鑫新能源运营科技公司
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金开智维(宁夏)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智维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绿能中环(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国华卫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阳光智维科技有限公司
优得新能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青岛萨纳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威阳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联塑班皓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曲阳县永泽光伏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济宁红阳光伏能源有限公司
保定盛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新霖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釜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盛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宏瑞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武汉光至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宏福宝太阳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深圳赛能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阿特斯光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晶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纳晖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智慧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协鑫绿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美达电力运营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日出东方光伏有限公司
广东光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TÜV北德集团
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
广东华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CSA集团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欧普泰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中信博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扬州晶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龙瑞新能源工程(杭州)有限公司
道达尔远景能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泽业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湖南旗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英臻科技有限公司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金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萨纳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金开智维(宁夏)科技有限公司
Site photos
Review
Strategic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