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采集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 朋友圈
  • 微 信
  • 微 博
  • 收 藏
欧盟重税或来袭 浙江光伏企业谋转型
发表于:2013-05-14 09:49:00

  转型中求生存

“我们普遍有种观点,近一两年内,我国将有一批大型业内巨头因负债率过高而面临退出市场的威胁。至少国内前十强的换位迹象已很明显。”SEMI中国新兴业务总监谯凯说,“不过,光伏产业的前景光明同样也是获得众人共识的,关键是企业能否熬过这个冬天。”成立于1970年的SEMI是一家全球高科技领域专业行业协会,全球拥有会员公司2000多家。

“我们认为,转型是所有想生存下来的光伏企业无法逃避的选择。”仇展炜说,“2010年以来的产业发展已经清楚地表明,产业低谷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创新阶段。企业只有通过积极转型,建立自己的新的竞争优势,才能保证不被淘汰。”

所言如所行。我们看到,从单一销售组件向“国际一流的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商”转型的正泰太阳能,已经焕发新的活力。作为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眼下已经实现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每天可为正泰太阳能带来约150万元的电费收入。“今年我们计划新建的300MW电站大多已经开工,下半年的订单基本来自于我们自身电站的使用,所以欧盟双反的结果至少今年对我们影响不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仇展炜表示,对完成今年集团下达的55亿元的销售任务“很有信心”,与去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2.2%。

杭州市经信委主任赵纪来很赞成仇展炜的观点。他表示,一旦欧盟反倾销关税开征,中国太阳能产品出口形势必将更为艰难。但在低谷中,企业如果能够重视创新,寻求差异化发展,恰恰是获得了与同质竞争企业拉开距离的良机。“未来,我们将继续大力扶持杭州地区光伏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企业的创新实力。”

  坐得稳,耐得牢

转型说易行难,首先便要转变心态。

仇展炜等人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制约光伏企业转型的最突出的问题中,除了消极坐等外,一部分企业尚不能放低姿态,满脑子只想接大单、做大业务。“转型到新业务,是个二次创业的过程,特别是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寻找低成本、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且跨度相对较小的转型方式。”仇展炜说。

“的确是这样,越是形势不好,越需要好好研究自己,越需要耐得牢。”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海燕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桑尼将自己的转型发展方向锁定为“微电网”后,几乎从来没有接过特别大的订单,大多数客户都是从一套、两套产品开始订购的。“但现在,我们的微电网产品已经销售到全球40多个国家,2012年的销售产值实现4个亿,逆势增长50%。”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陈哲艮教授认为,除了自身的转型之外,对于“客户管理的转型”也将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创新型辅料企业和设备企业而言。”陈哲艮教授表示,这类企业在产业低谷前期,抓住客户对于成本敏感的机会,与大客户迅速建立业务关系,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这些大客户的付款条件越来越差,大客户的业务风险也变得日益突出,“所以这些已经属于创新性的企业,除了继续投入技术研发外,还需要积极寻找发展相对健康、差异化竞争创新实力较强的新客户,加强协作性定制性研发,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下一页>  

阳光电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