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凡:中德光伏企业都需要反思——《光能》杂志专访天合光能高纪凡
发表于:2012-10-12 10:19:20
美国“双反”初裁刚刚落幕,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立案又接踵而至,印度也相继效仿,腹背受敌的中国光伏企业处于冰河时期的窘境,困难重重。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近日接受《光能》杂志主编曹宇的专访,就光伏行业目前的困难形势,如何抵抗行业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图: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
曹宇:高总您好。现在大家都在说双反,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双反,我们的光伏企业也很困难。从我们2004年发展到现在,我们共同经历行业从好到不好,不好的时候一直在等待。但我们发现,现在光伏还不是必需品。这是让我们光伏企业头疼的问题。行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的欧债危机,都不是从我们的行业爆发的,而是从整个市场的经济形势产生的。您是怎么看待的?
高纪凡: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讲吧。现在的光伏行业,我们除去外部贸易保护的情况来看,现在这个行业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这个挑战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光伏是不是一个必需品的问题也好,全球节能减排也好,低碳发展也好,这个一个战略全的问题。所以发达国家比如欧洲计划到2020年,减排就是他们明确的目标。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你们也知道2020年整个低碳能源占15%。不发达国家像非洲这些地方,实际上现在他要发展起来,他要发展能源,而且他没有电网,太阳能发电已经比柴油机发电更便宜了,他用太阳能为主体,加上传统能源,比如柴油机或者其他发电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绿网就已经够了。所以太阳能发电,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一个发展方向。
这个局面实际上全世界都出现了。你刚才讲到的三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行业的增长,就说他的潜力,是毫无疑问的。这个行业你看,2010年全球大概是18个吉瓦,2011年27个吉瓦,去年还增加了差不多10个吉瓦,今年可能增少一点3个吉瓦差不多,明年还能增5个吉瓦。行业的整个量没有萎缩,他是在增长的。原因是2010年的过度投资造成的,当年的投资超过了100%到150%,整个供需关系失衡了。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市场竞争或者取得客户。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靠我的品质性能比较好;第二个,靠我的服务比较好;第三个,靠我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大量的企业,唯一的手段就是是价格比较便宜。导致性能也不好,服务也不好。如果一家企业没关系,如果若干家企业都是说我价格便宜,这样的话就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大幅度下跌导致什么问题呢?就是客户说昨天谈论的价格今天市场又便宜了,我就等一等。企业生产又不能停下,他想尽快卖就是低价,所以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下降。
去年一季度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每个季度的价格下降都是在百分之十到十五。你想,一个行业吃得消每个季度都十到十五的稳步下跌么。所以导致了大量的企业的亏损、库存的亏损,所有都在亏损。这样的话,整个行业对价格完全是没有底线的。
曹宇: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定价权,或者是抗衡价格下跌的能力对吗?
高纪凡:不是的,这个话讲得还不清楚,什么叫定价权、跟着谁走?因为一个行业的定价权是客户、供应商、行业之间的。这个定价权是在我们自身行业之间的。并不是真的说客户造成的,是由于过度竞争造成的。
曹宇:高总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央调控的问题,现在其实国内能源局相关部门也会参与,比如说保持电价几年不变,提高安装量的问题。但是怎么解决做电站不赚钱的问题,包括电力企业还有总电企业,大家做电站越做越赔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您觉得在中央这个调控上,应该怎么去改进一些?
高纪凡:我觉得两个方面,严格上讲,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把一块钱的电及时发放给发电企业,现在做电站的开发、电力公司和电站营业的公司,是有合理回报的。第二点就是社会责任,国家能源局推动太阳能上网做了很多积极的贡献。但是现在也有制度的障碍,有些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有些障碍是主观的,但有的障碍是主客观来合在一起的。当然,现在最大的障碍,还是电网的问题。
因为太阳能阳光资源丰富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西部省份,而西部省份基本上都是消纳电比较少的地方,用电的负荷基本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而现在整个的高压和超高压的电网,实际上中国还没有建,有一部分现在还没建成。所以这个问题就导致了,不仅是太阳能发电,所有的中国能源都有这个问题。
前两年每到夏天,东部地区总要拉闸限电,西部地区的电卖不出去。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当然这个是客观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客观存在以后主观应该尽快去解决。这个结构并不是说一定影响了太阳能发电的上网,包括太阳能和天气有关的间歇性问题。不像是核电和火电这么稳定。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对电网有影响。我不认为这样,我认为倒过来思考比较好。
德国太阳能的装机量,去年年底已经达到总装机的25%,今年要太阳能超过30%的总装机量。中国去年是千分之六,今年大概是1%多一点,德国是30%我们是1%。人家德国没有说由于太阳能上网以后,哪个家庭没电用了工厂没电用了,人家电网照样稳定共给,老百姓没受影响。
原因是什么?人家有建立非常好的智能电网。中国的电网我觉得要尽快升级,虽然国内有2015年的计划、2020年的计划。我认为太慢了。中国电网应尽快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是主网站、客网站,在智能化升级中间,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因为智能化需要大量的新的技术,尤其技术实际上在全球是有先例的,不是说这个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的东西可借鉴。
国外的网可能生产比例很高,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通过这个可以带动整个太阳能产业、风能以及其他智能化的发展,多好的事情。所以一句话还是做,现在有点障碍、有点困难。我认为不要怕,核心问题是我们一定要干。就是说,资源能力投进去了就能干长,所以这里面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了。
我认为首先要定战略。中国2015年的目标,最早还是定10吉瓦,现在调到21吉瓦,我个人认为这目标太低了。我个人认为2015年应该定到50吉瓦。中国这样的国家,一年装15个吉瓦完全应该。所以按照这个速度,如果能够定到一年15个吉瓦,我觉得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第一个就是战略目标,自然而然整个的导向就清晰了。实际上从各个角度看,还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核心问题,你先把大的方向定了,各方面看法只有消除,大家就去努力了。什么事情说全看清了再做就太晚了。只有大方向定了以后就去做。做完了自然会有结果出来。而且假定定了15个吉瓦的量,我认为贸易保护的程度会消除,为什么?人家都想到你这个市场来干活了,对吧。中国变成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占全球市场可能是三分之一或者40%的时候,德国人、欧洲人他们尽可能要到中国开分公司了,要到这里来找生意了,他们就不会再给你搞反倾销了。所以中国定高目标是一个战略性的价值。
曹宇:高总您觉得咱们中国的企业跟德国同行比,尤其是SolarWorld这样的企业,有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平衡。我觉得这样不是一个正常的模式,您怎么看?
高纪凡:可以这样讲,我觉得可以做。因为中国的企业和德国的企业,乃至欧洲的企业之间,从现在来说达到一定程度对抗的概念,最终走到一个共同发展的道路,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曹宇:他们在2010年就开始告我们,当时并没有通过,您怎么看这件事?
高纪凡:实际上现在我们今天的宣言也讲了这个事情,比如说德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各有优势对不对。所以能够大家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不管在欧洲市场、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我觉得应该能够找到共同发展的价值点。而且我是要推进这件事情的。
曹宇:每次都是SolarWorld一家带头,然后牵动中国上百家企业去跟它周旋。像您刚才说的劳民伤财。我觉得如果这次他不成功,没有提上议案,那可能明年后年,还会再去提这个申诉。那我们中国难道一直要这么跟着他们去做吗?
高纪凡: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这里面我觉得中德两边企业都要去反思,找到两国企业合作的一种模式。这是企业要去做的。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以后会是个契机。所以中欧、中德企业之间,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第二个我认为环境也在变化,最开始是欧盟市场独大。从刚开始独占市场百分之八九十,今年可能占比到百分之五十几。随着这几年中国政府的支持,一下子把中国市场造成15个吉瓦。我相信,大量的欧盟企业想进中国市场,自然而然它也要找中国企业来进行合作。所以思维在变、环境在变,我觉得合作有机会。
虽然现在当然有点距离,相互对抗的氛围在这里。但是我觉得,很多事情变化很快。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理论上说也是希望能够合作的。上次我在会上,跟默克尔总理也讲了,我们希望跟德国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在欧洲和在中国。因为太阳能实际上还处在一个从原来比较需要大家扶持关爱,走向主流能源的过程中间。但是毕竟来说,对全人类的整个环境、整个生态,能源去改变肯定是有好处的,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搞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有这个情节在里面。和其他的行业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应该不是说中间有很厚的障碍,也就是一层纸的事情。当这层纸捅破了,也许我想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曹宇:高总我想问一个国内市场的问题。昨天某家电力公司,他在做的电站检测了几家公司的电池片,其中80%的组件都是B级片,天合作为业内的领袖,怎么去带头维护国内市场的秩序?不然几年后,国家制定政策以后,然后发现做的电站都会有质量隐患的,您是怎么看的?
高纪凡:我想你讲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不是说中国做太阳能电站没有经验,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对不对,现在是一年的时间。中国有很多最低价中标的导向。导致了这个行业只问价格不问质量,而且倾向比较严重。当然这个事情肯定会对这个行业造成负面的影响。最后影响到太阳能的产品不行,不是某个企业不行。对整个媒体、大众来说,搞不清到底哪个企业。
我讲一个故事吧。好多年以前也是太阳能行业,美国屋顶的太阳能烧起来了,烧起来以后美国整个州把太阳能停掉了,为什么?他说太阳能会烧,把房子烧起来了。但是是一家公司品质不行烧起来了,最后这个行业就没了。所以尽快阻止低品质的东西进入市场,我觉得这是一定要做的。
国外比较简单他有评级。因为大部分行业都有评级,比如国外有金银铜,即高等级的拿到银行贷款,低等级的拿不到银行贷款。很简单了,所以好的东西就自然能发展,低品质的就自然没有人要。所以中国尽快建立评级制度,但是中国的制度又含有一些不规范的东西。建立真正的评级制度,中国的银行可以去做,银行与银行联合起来做一个评级制度。国外就是,像德意志银行、意大利的银行,他们都有评级制度。相互之间可以借鉴,就知道像天合是金等级的,最好。贷款肯定没问题,有些不好的,比如铜铁,都有黑名单的。这样的话就好了。中国尽快的银行系统建立评级制度,银行是实际最终承担风险的人。中间人都可以卖的,银行一贷款15年,最后换不了钱也是银行的事,银行会倒闭。所以银行应该建立评级制度,保证好的东西进入市场,不好的东西阻止在外面。
采访结束,操着一口浓郁江苏口音的高纪凡依然眉头紧锁,那是关乎整个行业安危的蹙眉。最后高纪凡表达了对光伏行业的情怀,“十年、二十年之后,我能够在某个决定性的阶段做出了贡献,我觉得这是我老了以后,生命之中的一个价值。”历史都是后人写,千秋功过,谁曾与人评说?年近半百的汉子奔波于各大论坛,发出挽救中国光伏的宣言。星星之火尚可燎原,相信高纪凡的努力不会白费,光伏行业的明天就在不久未来。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近日接受《光能》杂志主编曹宇的专访,就光伏行业目前的困难形势,如何抵抗行业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图: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
曹宇:高总您好。现在大家都在说双反,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双反,我们的光伏企业也很困难。从我们2004年发展到现在,我们共同经历行业从好到不好,不好的时候一直在等待。但我们发现,现在光伏还不是必需品。这是让我们光伏企业头疼的问题。行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的欧债危机,都不是从我们的行业爆发的,而是从整个市场的经济形势产生的。您是怎么看待的?
高纪凡: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讲吧。现在的光伏行业,我们除去外部贸易保护的情况来看,现在这个行业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这个挑战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光伏是不是一个必需品的问题也好,全球节能减排也好,低碳发展也好,这个一个战略全的问题。所以发达国家比如欧洲计划到2020年,减排就是他们明确的目标。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你们也知道2020年整个低碳能源占15%。不发达国家像非洲这些地方,实际上现在他要发展起来,他要发展能源,而且他没有电网,太阳能发电已经比柴油机发电更便宜了,他用太阳能为主体,加上传统能源,比如柴油机或者其他发电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绿网就已经够了。所以太阳能发电,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一个发展方向。
这个局面实际上全世界都出现了。你刚才讲到的三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行业的增长,就说他的潜力,是毫无疑问的。这个行业你看,2010年全球大概是18个吉瓦,2011年27个吉瓦,去年还增加了差不多10个吉瓦,今年可能增少一点3个吉瓦差不多,明年还能增5个吉瓦。行业的整个量没有萎缩,他是在增长的。原因是2010年的过度投资造成的,当年的投资超过了100%到150%,整个供需关系失衡了。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市场竞争或者取得客户。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靠我的品质性能比较好;第二个,靠我的服务比较好;第三个,靠我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大量的企业,唯一的手段就是是价格比较便宜。导致性能也不好,服务也不好。如果一家企业没关系,如果若干家企业都是说我价格便宜,这样的话就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大幅度下跌导致什么问题呢?就是客户说昨天谈论的价格今天市场又便宜了,我就等一等。企业生产又不能停下,他想尽快卖就是低价,所以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下降。
去年一季度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每个季度的价格下降都是在百分之十到十五。你想,一个行业吃得消每个季度都十到十五的稳步下跌么。所以导致了大量的企业的亏损、库存的亏损,所有都在亏损。这样的话,整个行业对价格完全是没有底线的。
曹宇: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定价权,或者是抗衡价格下跌的能力对吗?
高纪凡:不是的,这个话讲得还不清楚,什么叫定价权、跟着谁走?因为一个行业的定价权是客户、供应商、行业之间的。这个定价权是在我们自身行业之间的。并不是真的说客户造成的,是由于过度竞争造成的。
曹宇:高总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央调控的问题,现在其实国内能源局相关部门也会参与,比如说保持电价几年不变,提高安装量的问题。但是怎么解决做电站不赚钱的问题,包括电力企业还有总电企业,大家做电站越做越赔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您觉得在中央这个调控上,应该怎么去改进一些?
高纪凡:我觉得两个方面,严格上讲,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把一块钱的电及时发放给发电企业,现在做电站的开发、电力公司和电站营业的公司,是有合理回报的。第二点就是社会责任,国家能源局推动太阳能上网做了很多积极的贡献。但是现在也有制度的障碍,有些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有些障碍是主观的,但有的障碍是主客观来合在一起的。当然,现在最大的障碍,还是电网的问题。
因为太阳能阳光资源丰富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西部省份,而西部省份基本上都是消纳电比较少的地方,用电的负荷基本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而现在整个的高压和超高压的电网,实际上中国还没有建,有一部分现在还没建成。所以这个问题就导致了,不仅是太阳能发电,所有的中国能源都有这个问题。
前两年每到夏天,东部地区总要拉闸限电,西部地区的电卖不出去。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当然这个是客观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客观存在以后主观应该尽快去解决。这个结构并不是说一定影响了太阳能发电的上网,包括太阳能和天气有关的间歇性问题。不像是核电和火电这么稳定。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对电网有影响。我不认为这样,我认为倒过来思考比较好。
德国太阳能的装机量,去年年底已经达到总装机的25%,今年要太阳能超过30%的总装机量。中国去年是千分之六,今年大概是1%多一点,德国是30%我们是1%。人家德国没有说由于太阳能上网以后,哪个家庭没电用了工厂没电用了,人家电网照样稳定共给,老百姓没受影响。
原因是什么?人家有建立非常好的智能电网。中国的电网我觉得要尽快升级,虽然国内有2015年的计划、2020年的计划。我认为太慢了。中国电网应尽快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是主网站、客网站,在智能化升级中间,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因为智能化需要大量的新的技术,尤其技术实际上在全球是有先例的,不是说这个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的东西可借鉴。
国外的网可能生产比例很高,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通过这个可以带动整个太阳能产业、风能以及其他智能化的发展,多好的事情。所以一句话还是做,现在有点障碍、有点困难。我认为不要怕,核心问题是我们一定要干。就是说,资源能力投进去了就能干长,所以这里面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了。
我认为首先要定战略。中国2015年的目标,最早还是定10吉瓦,现在调到21吉瓦,我个人认为这目标太低了。我个人认为2015年应该定到50吉瓦。中国这样的国家,一年装15个吉瓦完全应该。所以按照这个速度,如果能够定到一年15个吉瓦,我觉得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第一个就是战略目标,自然而然整个的导向就清晰了。实际上从各个角度看,还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核心问题,你先把大的方向定了,各方面看法只有消除,大家就去努力了。什么事情说全看清了再做就太晚了。只有大方向定了以后就去做。做完了自然会有结果出来。而且假定定了15个吉瓦的量,我认为贸易保护的程度会消除,为什么?人家都想到你这个市场来干活了,对吧。中国变成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占全球市场可能是三分之一或者40%的时候,德国人、欧洲人他们尽可能要到中国开分公司了,要到这里来找生意了,他们就不会再给你搞反倾销了。所以中国定高目标是一个战略性的价值。
曹宇:高总您觉得咱们中国的企业跟德国同行比,尤其是SolarWorld这样的企业,有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平衡。我觉得这样不是一个正常的模式,您怎么看?
高纪凡:可以这样讲,我觉得可以做。因为中国的企业和德国的企业,乃至欧洲的企业之间,从现在来说达到一定程度对抗的概念,最终走到一个共同发展的道路,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曹宇:他们在2010年就开始告我们,当时并没有通过,您怎么看这件事?
高纪凡:实际上现在我们今天的宣言也讲了这个事情,比如说德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各有优势对不对。所以能够大家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不管在欧洲市场、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我觉得应该能够找到共同发展的价值点。而且我是要推进这件事情的。
曹宇:每次都是SolarWorld一家带头,然后牵动中国上百家企业去跟它周旋。像您刚才说的劳民伤财。我觉得如果这次他不成功,没有提上议案,那可能明年后年,还会再去提这个申诉。那我们中国难道一直要这么跟着他们去做吗?
高纪凡: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这里面我觉得中德两边企业都要去反思,找到两国企业合作的一种模式。这是企业要去做的。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以后会是个契机。所以中欧、中德企业之间,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第二个我认为环境也在变化,最开始是欧盟市场独大。从刚开始独占市场百分之八九十,今年可能占比到百分之五十几。随着这几年中国政府的支持,一下子把中国市场造成15个吉瓦。我相信,大量的欧盟企业想进中国市场,自然而然它也要找中国企业来进行合作。所以思维在变、环境在变,我觉得合作有机会。
虽然现在当然有点距离,相互对抗的氛围在这里。但是我觉得,很多事情变化很快。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理论上说也是希望能够合作的。上次我在会上,跟默克尔总理也讲了,我们希望跟德国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在欧洲和在中国。因为太阳能实际上还处在一个从原来比较需要大家扶持关爱,走向主流能源的过程中间。但是毕竟来说,对全人类的整个环境、整个生态,能源去改变肯定是有好处的,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搞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有这个情节在里面。和其他的行业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应该不是说中间有很厚的障碍,也就是一层纸的事情。当这层纸捅破了,也许我想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曹宇:高总我想问一个国内市场的问题。昨天某家电力公司,他在做的电站检测了几家公司的电池片,其中80%的组件都是B级片,天合作为业内的领袖,怎么去带头维护国内市场的秩序?不然几年后,国家制定政策以后,然后发现做的电站都会有质量隐患的,您是怎么看的?
高纪凡:我想你讲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不是说中国做太阳能电站没有经验,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对不对,现在是一年的时间。中国有很多最低价中标的导向。导致了这个行业只问价格不问质量,而且倾向比较严重。当然这个事情肯定会对这个行业造成负面的影响。最后影响到太阳能的产品不行,不是某个企业不行。对整个媒体、大众来说,搞不清到底哪个企业。
我讲一个故事吧。好多年以前也是太阳能行业,美国屋顶的太阳能烧起来了,烧起来以后美国整个州把太阳能停掉了,为什么?他说太阳能会烧,把房子烧起来了。但是是一家公司品质不行烧起来了,最后这个行业就没了。所以尽快阻止低品质的东西进入市场,我觉得这是一定要做的。
国外比较简单他有评级。因为大部分行业都有评级,比如国外有金银铜,即高等级的拿到银行贷款,低等级的拿不到银行贷款。很简单了,所以好的东西就自然能发展,低品质的就自然没有人要。所以中国尽快建立评级制度,但是中国的制度又含有一些不规范的东西。建立真正的评级制度,中国的银行可以去做,银行与银行联合起来做一个评级制度。国外就是,像德意志银行、意大利的银行,他们都有评级制度。相互之间可以借鉴,就知道像天合是金等级的,最好。贷款肯定没问题,有些不好的,比如铜铁,都有黑名单的。这样的话就好了。中国尽快的银行系统建立评级制度,银行是实际最终承担风险的人。中间人都可以卖的,银行一贷款15年,最后换不了钱也是银行的事,银行会倒闭。所以银行应该建立评级制度,保证好的东西进入市场,不好的东西阻止在外面。
采访结束,操着一口浓郁江苏口音的高纪凡依然眉头紧锁,那是关乎整个行业安危的蹙眉。最后高纪凡表达了对光伏行业的情怀,“十年、二十年之后,我能够在某个决定性的阶段做出了贡献,我觉得这是我老了以后,生命之中的一个价值。”历史都是后人写,千秋功过,谁曾与人评说?年近半百的汉子奔波于各大论坛,发出挽救中国光伏的宣言。星星之火尚可燎原,相信高纪凡的努力不会白费,光伏行业的明天就在不久未来。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阅读
- 最新活动
- more
-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
1 最高6元/W,近期15.7GW光伏EPC中标价格一览
- 索比光伏网据公开数据统计,4、5月份,共有15.7GW光伏EPC公开中标,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4.89GW,集中式光伏项目10.83GW。
-
2 华能原副总经理李富民出任三峡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
- 据三峡集团官网“领导团队”栏目最新更新显示, 李富民任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
3 【光伏快报】最高6元/W,近期15.7GW光伏EPC中标价格一览;昱能科技开启申购,发行价163元/股,超募近5.5倍!
- 索比光伏网据公开数据统计,4、5月份,共有15.7GW光伏EPC公开中标,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4.89GW,集中式光伏项目10.83GW。
-
4 注资100000万!隆基在鄂尔多斯成立硅材料公司
- 日前,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于5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陈红,注册资本100000万元。
-
5 不降反升!今日铜价大涨!铝价上涨!
- 长江现货1#铜价:72680元/吨,涨670元/吨无氧铜丝(硬):73840元/吨,涨670元/吨漆包线价:77880元/吨,涨670元/吨A00铝价:20790元/吨,涨290元/吨广东现货1#铜价:72470元/吨,涨630元/吨A00铝价:20780元/吨,涨27
-
1 刘明胜接替寇伟,任大唐集团总经理
- 2022年5月23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主要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刘明胜同志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免去其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职务;免去寇伟同志的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
2 昱能科技周五开启申购,发行价163元/股,超募近5.5倍!
- 5月25日,昱能科技(SH:688348)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公司将于2022年5月27日(周五)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163.0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35.20倍,申购简称为昱能申购,申购代码为787348。
-
3 禁止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光伏!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
- 5月24日,水利部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等项目不得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在湖泊周边、水库库汊建设光伏、风电项目的,要科学论证,严格管控,不得布设在具有防洪、供水功能和水生态、水环境保护需求的区域,不得妨碍行洪通畅,不得危害水库大坝和堤防等水利工程设施安全,不得影响河势稳定和航运安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对各类水域岸线利用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
4 屋顶光伏租金35元/年/块!山东平原县发改局下发《整县屋顶光伏开发明白纸》
- 4月18日,山东省平原县发改局下发《整县屋顶光伏开发明白纸》,对整县统一开发屋顶分布式光伏、个人开发屋顶光伏的风险、屋顶租赁协议签订方式、屋顶租赁标准价格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
-
5 光伏治沙!晶科能源Tiger Neo中标中广核内蒙第一批大基地项目
- 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宣布中标中广核内蒙古广亿杭锦旗 200 兆瓦治沙项目,这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项目,也是中广核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号召的重要实现。
-
1 1.849~1.895元,一道、晶科、天合、晶澳等8企入围华润5.1GW组件集采
- 5月9日,华润电力第四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据悉,本次招标规模共计5.1GW,组件招标规格方面,除标包5包含100MW功率不低于545W的单面组件外,其余各标段基本选用540W及以上双面双玻组件。同时,标包6特别提出,组件宽度应为1133±2mm,基本确定为182组件,其余标包并未提出相关要求。交货期为签订采购合同且收到备料款后30日内第一批货到现场。
-
2 德州:叫停租赁他人屋顶建设光伏项目
- 德州市发改委、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为进一步规范德州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对于自然人利用自有住宅及其住宅区域内建设的分布式电源发电项目,由供电公司代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备案,审批后由供电公司出具接入系统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开展项目建设;
-
3 光伏企业2021年报总结:主产业链两极分化,设备厂商成隐形赢家
- 导读:随着五一假期前各大光伏龙头企业相继发布2021年度报告,历时4个月之久的年报季正式落下帷幕。为了客观反映2021年光伏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索比光伏网在A股市场中选取了70家具有代表性且光伏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
-
4 总投资238亿!协鑫集团、东源科技20万吨颗粒硅项目落户乌海
- 5月9日,乌海市人民政府与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总投资238亿元建设颗粒硅及配套下游产业一体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市委书记唐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庆东,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善顺,协鑫及东源公司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
5 组件再涨!价格再返2元时代
- 本周组件价格再次全线上涨。地面电站单晶166双面1.89元/W,单晶182双面1.95元/W,单晶210双面1.95元/W;分布式电站单晶166单面1.87元/W,单晶182单面1.93元/W,单晶210单面1.93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