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馆信息 > 市场 > 正文
光伏市场分析
发表于:2010-06-11 16:10:32
来源:互联网作者:互联网
 最近翻了翻资料,发现以前助手给找的一份光伏市场分析文章。 当时没觉得 怎样,现在回过头来看时感触颇深。该作者对光伏发展和市场走向把握的真是非 常棒,很有远见的看到了现在的市场状态。 很想找个机会跟他沟通下,有没有 认识他的朋友帮忙将其联系方式发到我邮箱里(suntechsolarpv@163.com)不 胜感谢! 光伏企业整合——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分析从一组数据开始! 薄膜电池 晶硅产能 硅片产能 晶硅电池产能 晶硅组件产能 组件产能 9.5 万吨(除去电子行业 8GW 加上库存组件 2GW 太阳能行业供给量 约 9GW 2009 年 用硅, 相当于 10GW) 预计 17.5 万吨(除去电 19-22.5GW, 行 子行业用硅, 太阳能行业 业排名前十的 2010 年 供给量相当于 21GW)行 企业产能所占 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产能 所占比例大约 77%。 18-21GW, 行业排 名前十的企业产 能所占比例大约 至少 18GW,行业排名 前十的企业产能所占 比例大约 42%加上库 存组件 3GW 总供给量 为 21GW 约 3GW 约 8GW 总供给量为 10GW 约 2GW 比例大约 55%。 46% 
 
 
(表格内数据来源于对 PHOTON INTERNATIonAL 的整理) 根据 solarbuzz 的市场调研报告,全球 2009 年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安装量为 6.43GW。 对比表格产能数据和 solarbuzz 的调研报告会发现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09 年 总计约 10GW 的产能加上 2GW 的库存,面对 6.43GW 的市场安装量为什么会 让光伏企业表现出猝不及防的慌乱呢? (这个现象在 2009 年三季度后便开始显 现,且一直延续到 2010 年的五月份)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产能释放需要一个缓冲时间。而 08 年-09 年的金融危机,欧元贬值和 2008 年 9 月开始的西班牙市场急刹车,三个连续的大地震和由此导致的合同危 机,利润锐减,风投撤资~~~使光伏行业内部产生恐慌。观望情绪蔓延,进而 大大延长了这个缓冲时间。 当 08 年的漫长冬天延续到 09 年下半年时,光伏企业的支柱市场德国又有了补 贴政策大幅削减的传闻。 于是德国投资者在体会到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而带来 的投资收益比大幅攀升的利益时,机不可失的投资理念便促使德国市场迅速引 爆。而相对于大部分光伏企业来讲,冰火两重天的置换来的太过猛烈,未看清具 体形式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敢开启全部产能。而当形式明朗后时间已经是第四季 度了。 所以,09 年前半年市场情况持续低迷,而第四季度的大力反弹又太过迅猛。强 烈的对比造成了短时间产能不足的假象。而 09 年的大部分新增产能都集中在下 半年,确切的说是第四季度。新增产能对 09 年的市场需求起不到即刻的缓解作 用。因此,调查中的数据虽然看似矛盾,其实却在情理之中。 现在来看 2010 下半年以及 2011 年的国际光伏市场预期:承接 2009 年四季度 德国市场的加速势头, 2010 年上半年是光伏企业相对好过的一段时期, 2009 而 年的建成产能也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得以释放。 但是如果企业把这个短期的 市场刺激看成未来的整体趋势,那就悲剧了。 一个简单的计算可以让事态变得更加明了些:德国小型光伏屋顶补贴(小于 30KW 系统)2009 年补贴为 0.4301 欧元,2010 年初补贴下降(8%+1%), 变为 0.3913 欧元,2010 年 7 月补贴再下降 16%变为 0.3287 欧元,而 2011 年初再下降 10%-12%变为 0.2958-0.2892 欧元 (鉴于 2010 年德国市场安装量 肯定大于 3.5GW)所以短短一年的时间,德国光伏补贴力度将下降约 31.2%。 而与此同时光伏组件及系统的价格下降空间,因为在 08 年到 09 年初已经得到 了比较充分的释放,其下降幅度预期要远低于补贴力度下降率。因而结果就是, 德国光伏投资商的年投资收益率如自由落体般下降! 一方面是潜在光伏安装用户 的提前投资,另一方面是未来可预见的投资收益比大幅缩水。所以德国市场在 2011 年左右会至少经历一段比较低沉的市场观望磨合期。 当然与此同时其他的传统光伏市场和很多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兴市场也给我们带 来了很多惊喜:美国,日本,意大利,中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希腊,英 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捷克,比利时~~~ 但西班牙的前车之鉴使各国政府得到了比较宝贵的经验教训。 因此光伏系统价格 构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指望某一单独市场黑马突然 GW 级的异军突 起来填补德国市场缺口是不太靠谱的。 而这些另外的重要市场中:比如日本,终端客户对本土企业的信赖和日本相关企 业较为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给外来竞争带来很大的障碍,竞争者一直苦于寻找 进入的突破口,而多年的市场占有率数据证明这并不是个道容易绕过的坎;而加 拿大市场,对于很多光伏企业来说,更似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故事,2010 年的加 拿大准入资格是 40-50%的商品和劳力必须来自加拿大, 与其相对应的是加拿大 2009 年年底,批准延期的地面安装约 400MW 光伏项目中(这些项目多数将在 2010 年和 2011 年中安装) Firstsolar 公司的市场份额就已经到了 210MW, 另外总部设于加拿大的中国光伏工厂阿斯特也正针对加拿大的准入标准, 准备于 2010 年投产 200MW 组件工厂。 而与此同时尚德也正在通过与法国电力公司的 合作以及与 Pure Energies 的合作,参与到这个市场争夺战中。于是大企业的强 势进入,本土企业的政府保护措施使得这个看似很可观的市场,对于场外企业瞬 时成了鸡肋;至于希腊,这个在债务和内乱中摇摆的国家,政府所提出的目标, 建议企业还是聊做参考吧~~~ 列举上述三个国家,是因为他们的市场障碍特点鲜明而又有针对性,虽然很多光 伏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但在整个行业周期中还是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初 期形态。具体表现就是,行业命运受国家补助政策以及地方法规而左右。在平价 上网和智能电网时代到来之前,这种被政策左右的趋势应该不会被轻易改变。 一方面,2009 年下半年到 2010 年的产能将在 2010 年底得到完善,根据页首 的表格看,这意味着至少 18GW 的整体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产能在 2010 年 得以释放;另一方面, 2010 年下半年开始, 在 因为德国投资商提前透支的部分太 阳能电池安装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本意大利等市场的迅速扩增,使得 2010 年下半年的光伏市场容量增长充满悬疑。 如此情形可以很形象的概括为—— 太阳能电池终端用户与光伏供应企业的供求 地位大逆转!类似于一场过山车的旅程冲上顶点后垂直回落的过程。(暂时)严 重的产能过剩很有可能在 2011 年左右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而这次的供求关系 的地位逆转后,鉴于光伏产业链的充分完善,将很难再现太阳能电池供不应求的 黄金时代,拥硅为王的商业口号也将尘封于历史成为传说,整条光伏产业链的咽 喉要塞便直接被终端市场分销商所把持。 鉴于除了太阳能行业领导者 Firstsolar 以外,薄膜电池的发展现在还是处于一个 “一切都有可能”的商业实验阶段, 我想先就此商业环境的改变对晶硅产业的影 响做一番分析。 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晶硅组件-批发商或大型系统集成商-分销商-小安装公 司-最终客户,这条传统的产业链的整合方式,将因为供求角色的突变产生巨大 影响,进入另一个全新的纪元! 晶硅产业链的第一整合阶段是上游整合,即目前正在流行的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整合。此种整合应该是 08 年前多晶硅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的无奈举 措, 虽然在短时间由于产业链的紧密衔接, 整合企业可以相对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并暂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饮鸩 止渴的投机行为。首先,风投环境或市场状态比较好的时候,资金链不会被当做 太重要的问题来考虑,可是一旦这些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战线过长就会导致资 金缺口层出不穷的尴尬,太多的环节漏洞也会大大分散企业决策者的注意力。其 次,成熟的理性市场本应就是一个高度分工的市场,这样每个环节就都有可能做 到成本最低和效率最高。作为一个尚处于市场前期的太阳能行业,单个企业几乎 不可能做到成为每个市场环节的专家, 因而整合企业的单环节成本势必要比专家 企业成本要高。而在目前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下,各个环节的利润都将全面接受 挤压。极端的价格战下,只有成本控制最好的专家企业才能生存。因此战线过长 的第二个负面因素就表现出来了——利润不彰! 上游的产业整合应该只是出现在行业发展的最初期阶段,随着行业的不断完善, 这种整合的整体投资收益比势必越来越低。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便是该整合形式 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晶硅产业链的第二整合阶段是下游整合: 电池片-晶硅组件-批发商或大型系统集成商-分销商-小安装公司。这条看似较长 的产业链中,其实有些环节是可以归并的。在供大于求的商业市场中,一切商业 行为都是围绕着终端客户!分销商作为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环节,将拥有产业的最 终话语权。其实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讽刺的矛盾,因为分销商是整条产业链中需 要投资最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掌握了终端客户,分销商将有筹码向组件商和 集成系统商压低价格。而在有限的市场和巨大的竞争中,对组件商来讲,让市场 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无疑于把头伸进了绞索,任人宰割。所以绕开分销商甚至批 发商直接面对客户是组件厂在严酷商业竞争中存活的必然举措。从资金门槛上 看,这样的举措也确实符合逻辑,电池片厂及组件厂(尤其是中国企业,在整个 行业链中,电池片制造和组件生产环节相对最有优势的两个环节)有足够的资金 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 虽然海外市场的客户竞争与服务对国内企业来讲并不占优 势,但是如果要在供求失衡的市场上生存,这是个必须要越过的障碍。而当下游 整合完毕后,产业链实际就变成了另一种分工合作的整合形态:电池片-晶硅组 件(组件商和合作企业的合同制系统集成)-自己独立的分销团队,然后通过当 地的安装公司服务终端客户。 市场越小,领导者的市场份额就越大。比如 First Solar,对于这样一个成本极具 竞争优势的公司来讲,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虽然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利润率,但 是不太可能影响他的年出货量, 换句话讲对于其他成本远高于 Firstsolar 的光伏 企业来说, 不论终端市场份额有多大, 2010 年的 1.2-1.4GW 市场安装量和 2011 年的约 1.6GW 市场安装量可以看做是竞争之外的事了。 所以严峻的竞争形势就在眼前,对于中国 470 多个组件商的大部分来讲,不论 是做 OEM 还是做自有品牌, 如果没有终端渠道或者绝对优势成本或技术, 2011 年及以后的生存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 在晶硅电池方面,我们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在成本方面,我们有绝对优势的控制 方法。但这些本应由优势带来的利润,却被毫无技术含量的恶性竞价手段轻易抹 杀。在一个以“壮士断臂为豪壮”的非理性圈子里,一味尾随是没有未来的。 这是一个互联网覆盖下地球村的时代, 沟通的便利和人才的积累使得我们目前其 实有资格也有能力去直接寻找与面对终端客户。 当然这也要看企业是否真正给予 人才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一个动辄以数亿美金计价的行业,留给左右企业命运的 市场开拓部门预算是多少呢?敢于数亿投资设备的企业又拿出了多少做人才 “个体”培养?企业需要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 更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推动发 展的顺利进行。 光伏企业整合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需要决定和改变的不仅只是方向,同时还有态 度! 
关键词: 产能 安装量
  • 推荐
  • 政策
  • 市场
  • 企业
  • 产业
  • 技术
  • 专栏
  • 招标
  • 更多
  • 行情
  • 财经
  • 展会
  • 光热
  • 储能
  • 碳交易
  • 能源互联网电改
阳光电源
特变电工
华为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吕先生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